第一二二章:知府 (1 / 3)

第122章知府

华阳府。

如今的华阳府知府已经换人,而这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,原本没有任何公民在身,但却有圣旨来封他做了这个华阳府的知府。

这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
可还不是最离谱的,更离谱的是,华阳府的同知一起换人了,而这个人竟然是一个女子,一个同样不到二十岁的未出阁女子。

天下哪有如此荒唐的事情!

此事,朝堂之上有激烈争吵,朱由检不理。

在华阳府,知道的人也议论纷纷,说什么的都有。

最严重的是说“如此胡来,大明是要完了吗?”

还真没说错,大明再不下猛药,是真的要完了。

没错,现在华阳府的知府是张昊,同知是武则天,两人都是由方正化带着圣旨来任命的,皇帝钦点,地方上谁能阻止呢。

襄陵城的武家风光了,但这种风光带着异彩,让他们没少被指指点点,因为他们家的女儿做了同知,这是违背常理的荒唐事情。

武则天现在没在襄陵城住了,与张昊一起搬到了华阳府的府城临汾城!

要华阳府的知府和同知官职是张昊要求的,本来朱由检想让张昊到内阁任职,但张昊觉得目前在地方更适合,可以做一些尝试来应对天灾。

同知这个官就是知府的副官,五品官阶,知府是四品官。

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、粮、捕盗、江防、海疆、河工、水利以及清理军籍、抚绥民夷等事务,同知办事衙署称“厅”。

来到临汾城后,张昊和武则天就开始忙起来。

第一条政令就是在华阳府大力挺广种植玉米和土豆!

朱由检在年初也颁布了命令,在全国大力推广玉米,土豆,红薯三种作物!

这三种农作物是从海外传进来,时间不久,明末时期种植的并不多,占粮食中的比重不超过3%!

三种农作物是高产,抗旱,耐寒的。在这个小冰河时期的高峰期,大量种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。

只要将种植面积扩大数倍,朝廷应对灾情,应对外敌,就会好过许多。

李世民任户部尚书入内阁,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广土豆,玉米,红薯的种植。

户部可以最方便的调度各省这三种农作物的种子。

当然,这不容易,因为地方上许多官员你不打着他走,他是不会走,不会积极配合的。

张昊和武则天留在山西做地方官,也是有这方面的考量。

玉米,土豆,红薯在明末各地有不同的叫法,不过这次朱由检下旨时统一了说法。

不懂的,稍微解释下就明白了。

有人要问,既然玉米,土豆,红薯如此好,为什么百姓不自己种呢,那样就不会饿肚子了。

为什么?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